1、垃圾焚燒發電工程流程
生活垃圾由專用車輛運進工廠,經過稱重計量后,卸入垃圾貯坑;經堆放發酵后的垃圾用抓斗起重機送入爐內焚燒;垃圾貯坑內有害氣體作為助燃空氣,經過蒸汽—煙氣二級預熱送入爐內,在850℃以上高溫條件下,分解成無臭氣體;垃圾滲濾液經過蒸發濃縮達標后排放。燃燒產生高溫煙氣,經鍋爐各受熱面吸熱降溫,在煙道內噴Ca(OH)2中和煙氣中的HCL;之后經反應塔或活性碳吸附再加袋式除塵處理后,達標排放。垃圾焚燒灰渣,經磁選設備回收廢鐵后,篩分細渣可用以制磚、鋪路,粗渣可用作無害化處理的覆蓋。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用于發電、供熱。
2、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工藝流程圖
3、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各部件介紹
3.1機械焚燒爐排原理
垃圾通過進料斗進入傾斜向下的爐排(爐排分為干燥區、燃燒區、燃盡區),由于爐排之間的交錯運動,將垃圾向下方推動,使垃圾依次通過爐排上的各個區域(垃圾由一個區進入到另一區時,起到一個大翻身的作用),直至燃盡排出爐膛。燃燒空氣從爐排下部進入并與垃圾混合;高溫煙氣通過鍋爐的受熱面產生熱蒸汽,同時煙氣也得到冷卻,最后煙氣經煙氣處理裝置處理后排出。
3.2焚燒爐爐排總圖
3.3余熱爐原理
高溫余熱煙氣經煙道輸送至余熱鍋爐入口,再流經過熱器、蒸發器和省煤器,最后經煙囪排入大氣,排煙溫度一般為 150~180℃,煙氣溫度從高溫降到排煙溫度所釋放出的熱量用來使水變成過熱蒸汽。
鍋爐給水首先進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內吸收熱量升溫到略低于汽包壓力下的飽和溫度進入鍋筒。進入鍋筒的水與鍋筒內的飽和水混合后,沿鍋筒下方的下降管進入蒸發器吸收熱量開始產汽,通常是只有一部分水變成汽,所以在蒸發器內流動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離開蒸發器進入上部鍋筒通過汽水分離設備分離,水落到鍋筒內水空間進入下降管繼續吸熱產汽,而蒸汽從鍋筒上部進入過熱器,吸收熱量使飽和蒸汽變成過熱蒸汽。
3.4余熱鍋爐的結構
鍋爐是利用高溫余熱煙氣,一般鍋爐立式布置,由鍋筒、省煤器、蒸發器、過熱器、加熱段煙道、進口段煙道、出段煙道、煙道的各種支座和吊架、人孔、微差壓取壓裝置等組成。
余熱鍋爐共可分為多個循環回路,每個循環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組成,給水經省煤器進入鍋筒,從鍋筒通過下降管引入到煙道的各個下集箱后進入各受熱面,水通過受熱面產生的蒸汽進入集箱后再進入鍋筒。
3.5煙氣凈化系統
煙氣凈化系統主要通過高溫脫硝+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除塵器+低溫脫銷組合工藝,將煙氣中的粉塵、酸性氣體、重金屬及二惡英等污染物進行處理,使煙氣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3.6煙氣凈化系統流程圖
3.7半干式反應塔
半干式反應塔實際上是一個噴霧干燥系統,利用高效霧化器將消石灰漿液從塔底向上或從塔頂向下噴入噴霧干燥塔中,使石灰漿與酸性其他充分接觸,并產生酸堿中和反應。
本法結合了干式與濕式的優點,但是噴嘴容易堵塞,塔內壁容易發生化學物質的附著與堆積。
3.8布袋除塵系統
含塵氣體進入過濾室,較粗顆粒直接落入灰倉,含塵氣體經濾袋過濾,粉塵阻留于布袋表面,凈氣經袋口到凈氣室,由風機排入大氣。當濾袋表面的粉塵不斷增加,程控儀開始工作,逐個開啟脈沖閥,使壓縮空氣通過噴口對濾袋進行噴吹清灰,使濾袋突然膨脹,在反向氣流的作用下,布袋表面的粉塵迅速脫離濾袋落入灰倉,粉塵由卸灰閥排出。
3.9汽水系統
汽水系統是由鍋爐、汽輪機、凝汽器、高低壓加熱器、除氧器、凝結水泵和給水泵等組成。
汽水系統的循環流程:
1、水在鍋爐中被加熱成蒸汽,經過進一步加熱形成過熱蒸汽,再通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由于蒸汽不斷膨脹,高速流動的蒸汽推動汽輪機葉片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為進一步提高熱效率,一般從汽輪機的某些中間級后抽出作過功的部分蒸汽,用以加熱給水系統。
2、蒸汽在汽輪機內不斷作功的過程中,蒸汽壓力和溫度不斷降低,最后排入凝結器并被循環水冷卻,形成凝結水。凝結水集中在凝結器下方由凝結水泵打至軸封加熱器、低壓加熱器加熱后,在經過除氧器除氧、加熱后,由給水泵將除氧加熱后給水送入鍋爐,再經過鍋爐加熱形成過熱蒸汽,送至汽輪機作功。這樣周而復始不斷做功,形成汽水的循環過程。